2015-10-19

KPI專欄 : 招募指標的設計


一組特種部隊要出任務,你覺得成功的關鍵是什麼?是具領導能力的隊長、訓練有素的成員還是先進精良的裝備,這些可能都很重要,但是沒有情報任務是很難成功的,如果情報是錯誤的,那麼再容易的任務都將註定失敗。

在KPI專欄中,我將會提醒你一些HR在數字中容易犯的錯誤與迷思,往往這些小地方,將鑄成未來不可收拾的大麻煩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招募指標的設計

在我過去經驗裡,最容易出錯以及最難準備的莫過於招募指標了。因為招募牽涉的角色很多且流程很長,一般企業要嘛就放棄不做,要嘛就是硬著頭皮搞出一個數字給老闆,但是通常這個數字都有很大的問題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討論一下招募指標設計的議題。

其實報表的製作跟學英文是一樣的,首先要搞清楚時態,否則很容易會出現問題的。主要有兩個時態要區分清楚,第一個是現在進行式,第二個是過去完成式弄清楚時態之後,下一步就是要很清楚到底我們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,譬如說:在招募指標上常看到的錯誤就是錄取率的計算,這個問題我們通常希望的是看出面談人數與錄取的轉換率,這樣可以判斷主管的篩選標準是否過於嚴格或是鬆散,並且可以檢討之前履歷篩選是否有問題。但是很多HR在準備這個指標的時候通常都是用當月錄取人數除以當月面談人數,這個公式算出來的數字其實沒有太大意義,因為當月的錄取的人可能是上個月面談的人,而這個月面談的人有可能下個月或下下個月才能報到。而這個錯誤最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分清楚時態。

通常來說,現在進行式是要回答目前整體流程進行的狀況,所以我們可以透過這類的指標來掌握流程是否可以如期進行,如果落後應該要從哪一個部分強化以確保事情可以趕上進度。而過去完成式通常是來看看之前已經完成的工作做得好不好,並且作為未來的標準,通常會看的指標是轉換率、Cycle Time、成本...等等,這個時態的數字通常要累積一段時間才會更有意義。

而招募指標也是要這樣來設計,首先我們要分得清楚時態,我的經驗是把招募活動設計成一個訂單的程序,每個單位的人員需求都視為一張訂單,而這張訂單是否被填補完成來當作時態的分水嶺。也就是在看錄取率的時候,我不會用面試時間或錄取時間來當作時間的切點,而是用這張訂單被滿足需求後,所有跟這張訂單有關的面試以及錄取人數去計算,當然面試的次數也是一個學問,如果同一個人在同一個招募需求來面談兩次,當然在分母只能被計算一次,不過很多企業還是很容易用他面談的次數當分母計算,這也是常看到的錯誤。

有了這個觀念以後,所以我們可以把招募報表分為以下三類:

招募職缺進度


主要是針對還沒有撥補完成的招募需求進行計算,這個部分可以掌握目前招募單位接收到的訂單執行的狀況,有多少訂單超過一定時間尚未被完成,是否履歷量不足以及目前所有招募的進度。

招募結果分析

主要有三種,分別為轉換率、cycle time以及品質,這一類的指標要等需求被填補完成後的才能拿來計算,否則常見的錯誤是容易造成低估。

轉換率可以有以下幾個指標:

平均(有效)履歷數 - (有效)履歷數 / 職缺數
有效履歷 - 招募人員審核合格的履歷 / 收到的履歷 (以職缺為準)
面談率 - 面談人數 / 有效履歷 ( 若同一職缺面談多次,皆以一次計算)
到談率 - 面談人數 / 預計到談人數
錄取率 - 錄取人數 / 面談人數
Offer接受率 - Offer接受人數 / Offer人數
報到率(考慮Offer 接受率) - 報到人數 / Offer 接受人數
報到率 (不考慮Offer 接受率) - 報到人數 / Offer 人數

通常 Offer接受率跟報到率是要monitor的是不同的面向,一個是Offer的條件好不好,是否可以被應徵者接受,一個是是否有來報到,一般公司不一定要分得這麼細,主要是看企業關心的是什麼。

上述幾個指標唯一的共同點是不可能超過100%,若是有這樣的現象或可能,那麼一定是定義出現了問題,這樣的指標不但浪費時間準備而且一點意義都沒有,更嚴重的是會誤導決策,如果沒有辦法做好,那我的建議是乾脆不要做。

Cycle Time可以有以下幾種建議:
主管履歷回覆時間 - HR提供有效履歷到主管回覆時間
面試安排時間 - 主管回覆到第一次面試時間
Offer Cycle Time - 平均職缺開啟招募到Offer的時間
報到Cycle Time - 平均職缺開啟到人員報到時間

不同的Cycle Time可以用來Push進度的加速,通常不同階段有不同的Owner,可以分得清楚,那麼才不會人員補的慢最後都是HR的問題,常常會出現在主管回覆的速度。招募成果指標通常用來檢視整個招募流程是否有問題,哪個地方可以改善,不同部門間是否有差異,這樣可以讓招募的管理更有條理。

品質部分通常是看招募進來的新進員工中碩士以上、1st Tier學校、有超過一年經驗...的比率,另外,也可以追蹤新進人員超過三個月的留任率 (Effective Hiring Rate)。

招募成果紀錄

這個名字是我硬擠出來的,它只能說是一個紀錄,這類的指標通常是呈現招募部門的苦勞,例如履歷數、有效履歷數、面試人數、Offer人數以及報到人數,面試人數多,不一定是HR做得很好,只是因為這個月職缺數目變多而已,所以可以參考招募人員的Loading,對於改善或掌握招募流程其實沒有太大意義。


招募結果分析以及招募成果紀錄可以依月分來進行比較,這些數字可以幫助我們針對未來招募活動規劃有很多的參考價值,例如:2016職缺預計有300個,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經驗推算到底要多少履歷量才夠,而這些履歷要去哪裡找,傳統的管道是否足夠...等等,否則HR在做任何分析與規畫都是靠經驗值,這樣是很難說服我們要面對的主管的。



以上是我過去的經驗整理來的,提供各位參考。我一直在『幻想』是否有那麼一天HR的指標也可以像會計一樣有標準的定義與程序,並且也像會計一樣有標準的報表,如: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、現金流量表..等等。因為數字做出來不是好看的,而是要去了解自己做的好不好,至於要看自己做的好不好有三個方法,跟自己過去比較、跨部門比較以及跨公司比較。前面兩個容易,至於第三個就需要有標準化的定義與程序,否則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做的好不好。


圖片來源:flickr / Oleksandr Pylypenko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